写好故事结局必备的8个技巧!

发布日期:2024-02-10 04:15    点击次数:171

如何写出一个令观众满意,又吊足他们胃口的结局?

▲《教父》

任何成功的剧本都在讲述角色的旅程,而旅程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结局。剧本中最后几页文字以及最后几场戏,是留给观众最后的记忆。

观众藉由电影来逃向不同的世界,通过角色的经历来体验不同的情感。

他们想体验英雄击败反派的胜利,也想体验角色的心碎,更想体验角色在反转之后恍然大悟的醍醐灌顶,而故事的高潮和结束正是这些快感诞生的地方。

▲《真爱至上》

在剧本的高潮部分,应该揭示出整个旅程的意义所在,还应该揭示为什么旅程中所有的挣扎与创伤都是值得的。应该将风险级别提到最高,让角色面对最难以逾越的障碍。

故事的结局就是将就是推翻,建立新的秩序。这是角色弧光的终点,它必须与剧本的主题相呼应。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如何写出一个令观众满意,又吊足他们胃口的结局:

01

写开头之前就要想清结尾

再开始讲解写好结局的要点之前,有一件事是一定要避免的。

有的编剧觉得你在动笔之前不必想好结局,他们觉得角色会自己“写出”自己的结局,或者结局会自然而然地在创作过程中成型。

02

找到适合你剧本的结局

▲《迷失1917》

如果你完全想不出故事该怎么结束,问你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你的故事有什么可能的结束方式?

看一下你现有的故事基础和主角追求的目标,想一想所有可能的结局。 不要过度迷恋某一个镜头、某一场戏或是某一个线索,否则你就有可能画地为牢,不自觉得讲故事引向一个不存在的完美结局。 浏览一下故事中的剧情点,不带偏见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局。角色是生是死?夫妻是分是合?当你了解了可能的走向,你就可以开始选择故事该以何种方式结束。

▲《指环王1:魔戒再现》

第二,你的剧本所属的类型是否有常见的惯例或是原则?

选择怎样的结局这个问题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但是,比如《指环王》这类魔幻动作题材电影,观众想看到的是奇妙的旅程,瑰丽的幻想世界,以及邪不压正的永恒主题。

所以剧本类型要符合观众的期望。

选择怎样的结局这个问题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但是,比如《指环王》这类魔幻动作题材电影,观众想看到的是奇妙的旅程,瑰丽的幻想世界,以及邪不压正的永恒主题。

彼得·杰克逊在三部曲的结尾选择让佛罗多离开,因为他想给观众一种苦乐参半的快感。

03

为结局的高潮做铺垫

▲《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

如果高潮完成了这些任务,观众就会满足于冲突的解决以及主角旅程的终点,即使结局不是他们预期的样子。

如果结局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也没有解决冲突,那它就会成为反高潮。因此,设计高潮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爆裂鼓手》为例,来分析三个将角色旅程引向高潮的重要元素:

1)提高风险

如果角色的选择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故事就没有意义。达到他们的目标是角色眼中最重要的事,否则,观众为何要在意故事的走向?

当角色的旅程快要抵达终点,必须创造一系列的挫败和假希望来逼迫角色做出艰难的选择,这也会帮你在到达高潮前加强故事的张力。

角色必须选择是屈服于自己的痛苦,还是奋起抗争。他们必须意识到为了达成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如果角色的选择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故事就没有意义。达到他们的目标是角色眼中最重要的事,否则,观众为何要在意故事的走向?

当角色的旅程快要抵达终点,必须创造一系列的挫败和假希望来逼迫角色做出艰难的选择,这也会帮你在到达高潮前加强故事的张力。

▲《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中的安德鲁的目标就是不计一切代价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他没日没夜地练习,练到双手血肉模糊,还被严厉到近乎病态的导师泰伦斯·弗莱彻疯狂鞭策。

在第三幕,主角受到了一系列的打击,不断提高着风险:

他在表演前弄丢了鼓锤,在找回鼓锤时又出了车祸。

他表演迟到,舞台表现一团糟,最终崩溃殴打起了弗莱彻并最终被踢出音乐学院。

他在表演前弄丢了鼓锤,在找回鼓锤时又出了车祸。

尽管遭遇这些挫折,安德鲁还是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电影的高潮发生在一场可能决定安德鲁音乐生涯的演出中,这是他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后机会,此时的风险已经高到了顶点。

▲《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就是这么做的:

在电影早些时候,安德鲁疯狂地练鼓,他随之决定生活中不能有任何让他分心的事情。

因此,他冷漠地与女朋友分了手,说他没有时间谈情说爱。

在第三幕,安德鲁意识到这种执念带给他的损失,所以他试着邀请他的前女友来看他的表演,试着做出补偿。

他现在才明白无论何样的荣誉如果无法与爱的人分享都是没有价值的。

在电影早些时候,安德鲁疯狂地练鼓,他随之决定生活中不能有任何让他分心的事情。

因此,他冷漠地与女朋友分了手,说他没有时间谈情说爱。

在第三幕,安德鲁意识到这种执念带给他的损失,所以他试着邀请他的前女友来看他的表演,试着做出补偿。

只用了几句台词,观众就看到了安德鲁在精神上的进步,他学会了拒绝那个曾经托他后腿的性格缺陷。

▲《爆裂鼓手》

3)加强对于角色新人格的攻击

在到达高潮之前,角色新形成的人格应该再遭受一次仅次于高潮的打击。新人格的表现即是角色弧光的进程,他们要么开始崛起,要么开始堕落。

攻击可以是来自反派,一个背叛主角或懦弱的配角,甚至是主角自身的内部冲突。这种攻击的目的是挑战主角新的生活方式。

攻击越可信,主角越有沦落回之前生活方式的风险,张力就越强。

攻击可以是来自反派,一个背叛主角或懦弱的配角,甚至是主角自身的内部冲突。这种攻击的目的是挑战主角新的生活方式。

▲《爆裂鼓手》

对于安德鲁新人格的攻击,就发生在他在爵士酒吧里发现正在演奏的弗莱彻:

在两位正派与反派的对话中,他们展示了各自对于伟大音乐家如何成长的不同观点。

此时的安德鲁已经放弃了练鼓,他抛下了他毒害他生活的执念。

弗莱彻解释他所做的不过是鞭策学生达到他们最好的状态。

他让安德鲁怀疑自己放弃的决定,他表示一个真正伟大的音乐家是不会像安德鲁那样轻易放弃的。

在两位正派与反派的对话中,他们展示了各自对于伟大音乐家如何成长的不同观点。

此时的安德鲁已经放弃了练鼓,他抛下了他毒害他生活的执念。

弗莱彻解释他所做的不过是鞭策学生达到他们最好的状态。

04

欲望与需求间的终极选择

观众在第一幕已经见到主角遭遇挫折,走出舒适圈的过程,在第二幕又见到了他们是如何绝望地挣扎,试图重新立稳脚跟。

到了第三幕的高潮,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角色必须拿出之前所学的所有经验,完成他们的弧光。

这不仅来自于主角与反派的外部冲突,也来自主角心中的内部冲突,也就是关于欲望与需求间的终极选择。

角色欲求本质上就是剧情的目标,是他们在整个故事中想要达成的目标。他们认为达成目标就会让他们的人生完整。

角色的需求来自于更深层的自我发现,这种发现会改变角色的整个世界观。

角色欲求本质上就是剧情的目标,是他们在整个故事中想要达成的目标。他们认为达成目标就会让他们的人生完整。

▲《疯狂动物城》

角色是否接受他们的需求,决定了他们是向自我改善,原地踏步,还是堕入深渊。

为了达成令观众满足以及完整的结局,你必须让你的角色做出选择,而且必须是在高潮时刻。

05

高潮时刻

为了能让这个时刻承担起整部电影的重量,角色做出的必须是一个艰难到撕裂灵魂的抉择。无论他们怎么选择,他们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

他们可以选择继续随心所欲,余生活在一个谎言里;也可以抓住他们真正需要的那个东西,错过梦想,但完整自己的人生。

《玩具总动员》

▲《玩具总动员》

《玩具总动员》就是一个角色的选择最终将其弧光引向积极方向的典例。

在整个故事中,胡迪的表层欲望就是成为安迪最爱的玩具,但他真正的需求是学会分享安迪的爱。

在高潮中,安迪的其他玩具拒绝帮助胡迪逃脱席德的房间,巴斯光年还被困在火箭上,随时可能被炸成碎片。

胡迪意识到他没法独自逃脱,他选择承认安迪对他们两个的爱比他独自逃脱更重要。

在整个故事中,胡迪的表层欲望就是成为安迪最爱的玩具,但他真正的需求是学会分享安迪的爱。

在高潮中,安迪的其他玩具拒绝帮助胡迪逃脱席德的房间,巴斯光年还被困在火箭上,随时可能被炸成碎片。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则展现了角色的选择导致他堕落的结局。

在高潮时刻,阿纳金意识到他不能让温杜大师杀死西斯大帝。

他保护妻子的欲望几近绝望,他不惜一切代价,救下了那个承诺能避免他妻子在分娩中死亡的人。

为了能从西斯大帝那里学到生与死的奥秘,他屈服于原力的黑暗面,完全抛弃了他行善助人的需求。

在高潮时刻,阿纳金意识到他不能让温杜大师杀死西斯大帝。

他保护妻子的欲望几近绝望,他不惜一切代价,救下了那个承诺能避免他妻子在分娩中死亡的人。

06

角色的新开始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美丽人生》

不过还是要警告一下,不要在新世界中停留过久,高潮与结尾间的时间越短越好。

07

结局要解答主题的问题

通过解答主题的问题,结局还可以升华整部电影。

如果处理得当,一个剧本的主题应该永远是对一个思想的开放性探索。探索就意味着编剧想要形成一个主题,他就必须提出一个问题,并最终解答这个问题。

故事的结局就是答案出现的地方,如何呈现这个答案就是你需要思考的。

如果无法用角色的行为呈现,也至少要用台词剪短点题。绝对不应该把主题思想像口号一样甩给观众,但也一定要表达清晰。

如果没有自然地完成这个任务,观众就会感到结局的不完整。

▲《蜘蛛侠》

以山姆·雷米的原版《蜘蛛侠》为例:

这部电影的主题问题是:彼得是否真的做到了在拥有更大能力的同时,承担起了更大的责任?

在影片结尾,彼得的行为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从绿恶魔手里救下了玛丽·简以及一缆车的无辜民众。

高潮过后的戏份中,这一点被再次强调了。我们也看到了这个曾经用超能力来向恶霸报仇和斗殴赚钱的高中生,发生了多大的改变。

他牺牲了他最大的欲望——玛丽·简的爱,来负起保护她的责任。

这部电影的主题问题是:彼得是否真的做到了在拥有更大能力的同时,承担起了更大的责任?

在影片结尾,彼得的行为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从绿恶魔手里救下了玛丽·简以及一缆车的无辜民众。

高潮过后的戏份中,这一点被再次强调了。我们也看到了这个曾经用超能力来向恶霸报仇和斗殴赚钱的高中生,发生了多大的改变。

08

最后画面的力量

结论

为什么在动笔前想好结局如此重要?

故事必须时刻向前推进,情节必须沿着一条合理的线索向前发展直到结束。如果你不知道故事的走向,那你的故事就不会有动力。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如何为高潮做铺垫?

高潮的意义在于证明主角发生的转变,你必须不断加强紧张感并提高角色身上的风险。

高潮是故事的主要冲突解决的地方。你应该将风险级别提到最高,让角色面对最难以逾越的障碍。

这也是角色的弧光走向光明或黑暗的转折点。这些都取决于主角在欲望和需求间的选择。

结局如何才能完整?

结局必须完成两个主要任务。

第一是回答开篇提出的主题问题。

第二则是展现角色面对新生活的样貌。主要冲突化解之后,你就需要展现角色是如何面对新世界的。

淘梦公众号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安德鲁角色弗莱彻高潮爆裂鼓手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